- 用什么来拯救被绑架的孩子--学前孩子必读
- 集采类别: 教育培训
- 发 起 人: 龙脊儿
- 发布时间: 2012-05-26 09:57:05
- 报名截止: 2012-06-01
- 商品原价: 100
- 集采价格: 60
- 联系方式: 报名可见
- 联 系 人: 报名可见
- 集采地点:
- 结束时间: 2012-6-1
集采详情说明
现行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下,孩子被学校和社会绑架了。年龄越小现象越普遍,危害越大,后果不可逆。大城市比小城镇和农村更严重,尤其是权钱集中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具有令人不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表现形式是孩子身心疲惫,学校无可奈何,家长身不由己,社会公平失衡,管理当局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良知者哀叹: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家长们哀鸣:谁来拯救我们可怜的孩子?
诚然,政治、经济、军事的单一强大可能产生一个强权政府,不可能带来国家民族的真正复兴,只有前三者保持几个世纪的持续强大才能修成正果--文化复兴,即出现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巨人群体,这个民族才有可能走上复兴之路。比如,中国的先秦、汉、唐,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明证。
而文化复兴的前提是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服务于民生的改善和文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科学的知识、自由的思想、民主的自信和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仅仅让人们在各种考试、职业证书和静态的知识里挣扎终生,更不能让教育服务于政治。
我们的孩子到底被什么绑架了呢?
0-6岁幼儿阶段:
1 独生子女不仅容易给孩子带来孤独、不安全感以及自我泛滥,而且给家长带来一旦教育失当或失败后果不可逆转的现实和恐惧。同时,第一个孩子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无法在家庭的其他孩子身上得到发挥和修正,从而导致一旦失败全家覆没的家长恐惧伴随症;
2 缺失兄弟姐妹的手足情,又得不到事业爬坡期父母的亲情,使孩子在情感方面的贫穷雪上加霜;
3 隔代抚养中老人保守的思维和脆弱的意志,容易带给孩子自私任性、胆小懦弱、孤独自闭;
4 孩子在3-7岁这个“十万个为什么” 的求知欲关键期,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常受制于家长而得不到满足,更无法奢谈自主满足,时间久了,孩子会本能地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来避免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所带来的痛苦,一旦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6-12岁中小学阶段:
1 对Iphone4和Ipad等声光电以及粗暴的感官宣泄方式的依赖;
2 被无聊的不健康的儿童动画消磨掉宝贵的阅读时光,偷走了阅读兴趣和习惯;
3 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钝化了孩子的情感世界,芜杂了孩子原本美好纯洁的精神家园;
4 无休止的质量低下的课后作业让孩子失去本该属于“悦读”的时间和心境,错失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关键期;
5 托管式的课外补习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倦怠慵懒,不用多久,厌学就像影子一样和孩子相伴;
6 提前学的名校之路强化了孩子在不公平竞争的平台上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甚至接受错误的价值观;
7 不环保的食品让孩子过胖、过早成熟、焦虑多动,甚至身体器官损坏;
8 汽车尾气、噪音以及霓虹灯的光噪让孩子失去马路和家前屋后应有的安全和宁静;
9 水泥森林般的高楼大厦和狰狞的工厂让孩子久别大自然的彩云、春风、秋蝉,甚至终生失去联系;
10 受到充斥于社会的浮躁、阴谋、见利忘义、公平公正公开缺失等不健康因素的毒化,家庭关系畸形,家庭氛围不和谐。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理性备受煎熬和考验。
11 教改让中小学课堂教学空心化日趋严重。抓好学前识字阅读自学能力方能从容应对。
2005年以来的小学教改追随美国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像中国其它领域的对外引进工作一样,仿其形而失其神,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下场。因为我们缺少探究式学习模式必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者,老师的职业操守—课堂是老师的阵地,教学是老师的天职;二者,完善的学校及社区图书馆,书多,书好,而不是骗取国家教育拨款而凑数的书,不是只在领导来视察前才开放并拭去尘封的图书馆。缺少上述两个要素,现行小学课堂里推行的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必然异化成了缺氧的教室里昏天黑地的小组漫天扯谈。
这样,老师倒没太大意见,除了学会使用PPT做教案和熟练使用投影等所谓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外,倒落个轻松,把课堂教学当作交差,甚至把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了校内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校外补习学校的走穴,而留给孩子的是各种劣质的课后教辅练习。
在这种情形下,您的孩子7岁上小学之前如果识了足够的字,具备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养成了自学的习惯,那么,他就能够自救了。因为,他即使不得不浪费本该好好学习而被小组扯谈空耗掉的白天大好时光,但凭借广闻博识,应付校内考试应该不成问题。但他要想小升初进名校,那就得劳命伤财,另花大钱上各种课外补习班和一对一家教才有可能。
然而,更恶劣的后果是,这种“日不作夜摸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本该美好的儿童时光意味着什么,每个过来的家长和孩子都不禁感慨万千,不堪回首。如果孩子在小学前还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那么现行的小学教育不仅让孩子连那点可怜的书本知识都没学好,还会把本该如饥似渴地探究外部世界的求知欲消磨殆尽,直到小升初那一天的来临,某些不甘的家长才如梦初醒,后悔莫及,发火都找不着对象。
可悲的是,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噩梦从此无情地拉开序幕。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即使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但家丑不可外扬,不可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谈及此事,更不会把这宝贵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无私地奉献给左邻右舍。调查表明,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在让孩子快识字早读书这件事上毫不犹豫。在龙脊学校,有半数以上的家长有两个孩子,老大12岁,来识字的老二5岁左右。
能够随遇而安的家长就另当别论了,他们自我安慰,走一步,看一步,反正中国这么多孩子,又不单是我家孩子。即使这样,又能怎么样?
12 学前识字阅读关乎童运、家运、国运
小布什上台后,面对美国高端科研人员多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等移民的怪象,开始反思美式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的结论是美国的小、中、大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早期教育更是过于娱乐化。80年代末,美国的教育改革就提出7岁之前一定要解决阅读问题。
而如今的中国,有些年高望重的专家权威虽算不上盲目崇洋,但喜好拾人牙慧,捡起美国人20年前就摒弃了的儿童娱乐教育观来迎合甚至误导我国因为独生子女而缺乏育儿经验的媚外的70后、80后家长。他们声称,儿童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不及时玩,上了小学想玩也玩不成了。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客观现实。但儿童真正的快乐并不来自吃喝玩乐,甚至傻玩,而是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深度持续的满足。您见过5岁的壮壮看了蚂蚁战胜大象的传奇故事或者直升飞机不用助跑直接升空的科普读物,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半考半问地告诉给他的爸爸、同学和社区玩伴,在获得爸爸少有的表扬、同学羡慕的眼神和玩伴们听得入神的哈喇子时,他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满足所带来的成就感、愉悦、自信、自尊和自勉对其成长和快乐能与吃喝玩乐相提并论吗?
更可怕的是,这些观念落后的专家被某些商业动机所利用,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商家的代言人,在各种论坛研讨会上呼吁学前不能识字,不管是学中玩玩中学还是死记硬背,只要识字就是小学化,就是残害儿童。难道,识字就一定不能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玩法,5岁孩子看书求知就注定是小学化?殊不知,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自4岁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起,识字这种感性认知活动就是孩子自主求知获得快乐至关重要的载体和途径,更何况7岁以后违背认知心理和发展心理的小学结构分析理性识字效果事倍功半,导致小学减负,越减越负。
某些专家靠论资排辈挣名分,闭门造车搞科研,混淆视听,甚至口是心非,真不知道他们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何在?看看央视的“探索与发现”栏目,有哪个录像是出自我国专家的现场跟踪研究实拍的呢?这里折射出中西科研路径的明显差异,中式科研重玄学,善仿造,专家闭门造车,领导拍脑袋一言堂,百姓跟风随大流,而西式科研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重视原创,实验室的实证,社会调查的统计,以及个体独立思维。这个差异肯定是近现代中国科学落后国家挨打的重要微观原因。
回顾中国1949年前的各路大学问家们,哪一位不是小小年纪就读上书、爱上书的呢?而中国现当代为什么会出现各领域大家的断层呢?没有这些大家带给中国文学、艺术、思想、哲学等文化领域的真正复兴,光凭自欺欺人的GDP中国能真正强大而在国际上有安全感和受到起码的尊重吗?
然而,口口声声早识字有害的专家们自己的孙子却早早地识上字看上书了。这难道不让人匪夷所思吗?
那么,情况如此不尽人意,孩子生活的空间如此危机四伏,依赖当局的教育改革看来不仅远水不解近渴,更有越改越乱之忧;无所作为随大流或依靠某个好老师或名校注定凶多吉少;怨天尤人更是无济于事。
痛定思痛,何以拯救我们的孩子和未来呢?既然外因不可改变,我们也只有改善内因,从强化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着手才是根本。这么看来,阅读,自主阅读,优化阅读,抓住关键期的自主优化阅读应该是我们挣脱绑架,掌握自身命运的唯一、独立、彻底而又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了。简言之,3-7岁快速识字1500-2500,培养阅读能力和兴趣;6-15岁培养阅读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果如此,我们的孩子还会被形形色色的绑架所惊扰吗?。
通过阅读,把自己从苦难和狭隘中救出。 — 余秋雨
没有阅读,行千里路也只是流浪汉,一路的感受和总结寥寥无几;
没有阅读,钢琴弹得再熟,也只是炫技,没有被别人斥为噪音就算幸运;
没有阅读,画得再像,也只是个美工而已,不可能成为拥有撼动灵魂的创意的画家;
没有阅读,何来词汇、情感、逻辑、立意,文章便只是堆砌辞藻、无病呻吟而已;
没有阅读,长得再标致,只是昙花一现的偶像而已,啃完这点老本,也就剩下老大徒伤悲了;
没有阅读,再多的苦难和辉煌也难以雕刻出历史的巨著,留下的只是苍白的回忆;
没有阅读,我们身边的亲朋何以滋养内心深处的亲情和大爱。-- 龙脊创始团队
一个胸怀虚心、耐心、爱心的读书人,即使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也不会有令人反感的铜臭;即使拥有令人向往的政治权力,也不会变成令人讨厌的官僚;即使拥有令人尊敬的学术成就,也不会有令人失望的自负。让大家抖落一身庸俗和浮躁,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高希均《阅读救自己》
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大都把“推广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重点。这是因为:阅读是丰富知识和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抚慰心灵;阅读能提高儿童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阅读能有效促进儿童个体精神成长;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中国儿童识字阅读领导品牌,龙脊识字阅读影响孩子一生的识字阅读经典,依托北师大认知心理学室、中科院发展心理学室、国家语用所最新成果研发,体系科学严谨,识字效果惊人。
龙脊集中识字,十年一剑,自主研发识字教材和教法,以兴趣导入为原则,以整体轮廓照相为认知模式,采用TPR全身反应记忆教学法,精心设计了400多套功能各异的教学游戏库,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和参与,让孩子走上自信-自尊-自勉这一良性循环的道路。
龙脊3-7岁儿童识字 ,1-2次/周,4-8月识字2500-4000。
龙脊识字不仅是识字量的静态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激情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和肯定式教学法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集中的长度和强度、记忆力、联想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清晰度、准确度、严谨度、长度(走一步看三步)、宽度(视界)。实验显示,在龙脊学习了2个月的孩子和刚入学的同龄同学横向比较,认知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按老生和新生分成两组被放在同一个超市里,并被要求去记住尽量多商品的名称、价格、模样、摆放位置,10分钟以后老生能有条理地准确描述8-10种商品,而同龄的新生却只能说出3-4种,而且还都是“好像”出来的。
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在3-7岁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在3-6岁就能识字1200以上,开始阅读,不会在阅读中因生字过多减弱孩子阅读的愉悦度,让孩子在故事情节和人物中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孩子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久而久之,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就自然养成。
只要有了阅读量,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比如词汇量、思维的清晰度、广度和深度、观察事物的敏感度和细腻度、情感的丰富、独立的见解,这些都是在大量阅读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如果没有大量阅读,逼着孩子上作文班,耽误孩子的阅读黄金期。
龙脊品牌家喻户晓,12年来海内外三千多家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引进了龙脊识字阅读课程。
咨询电话 010-81983198 13391962508
诚然,政治、经济、军事的单一强大可能产生一个强权政府,不可能带来国家民族的真正复兴,只有前三者保持几个世纪的持续强大才能修成正果--文化复兴,即出现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巨人群体,这个民族才有可能走上复兴之路。比如,中国的先秦、汉、唐,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明证。
而文化复兴的前提是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服务于民生的改善和文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科学的知识、自由的思想、民主的自信和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仅仅让人们在各种考试、职业证书和静态的知识里挣扎终生,更不能让教育服务于政治。
我们的孩子到底被什么绑架了呢?
0-6岁幼儿阶段:
1 独生子女不仅容易给孩子带来孤独、不安全感以及自我泛滥,而且给家长带来一旦教育失当或失败后果不可逆转的现实和恐惧。同时,第一个孩子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无法在家庭的其他孩子身上得到发挥和修正,从而导致一旦失败全家覆没的家长恐惧伴随症;
2 缺失兄弟姐妹的手足情,又得不到事业爬坡期父母的亲情,使孩子在情感方面的贫穷雪上加霜;
3 隔代抚养中老人保守的思维和脆弱的意志,容易带给孩子自私任性、胆小懦弱、孤独自闭;
4 孩子在3-7岁这个“十万个为什么” 的求知欲关键期,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常受制于家长而得不到满足,更无法奢谈自主满足,时间久了,孩子会本能地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来避免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所带来的痛苦,一旦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6-12岁中小学阶段:
1 对Iphone4和Ipad等声光电以及粗暴的感官宣泄方式的依赖;
2 被无聊的不健康的儿童动画消磨掉宝贵的阅读时光,偷走了阅读兴趣和习惯;
3 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钝化了孩子的情感世界,芜杂了孩子原本美好纯洁的精神家园;
4 无休止的质量低下的课后作业让孩子失去本该属于“悦读”的时间和心境,错失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关键期;
5 托管式的课外补习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倦怠慵懒,不用多久,厌学就像影子一样和孩子相伴;
6 提前学的名校之路强化了孩子在不公平竞争的平台上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甚至接受错误的价值观;
7 不环保的食品让孩子过胖、过早成熟、焦虑多动,甚至身体器官损坏;
8 汽车尾气、噪音以及霓虹灯的光噪让孩子失去马路和家前屋后应有的安全和宁静;
9 水泥森林般的高楼大厦和狰狞的工厂让孩子久别大自然的彩云、春风、秋蝉,甚至终生失去联系;
10 受到充斥于社会的浮躁、阴谋、见利忘义、公平公正公开缺失等不健康因素的毒化,家庭关系畸形,家庭氛围不和谐。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理性备受煎熬和考验。
11 教改让中小学课堂教学空心化日趋严重。抓好学前识字阅读自学能力方能从容应对。
2005年以来的小学教改追随美国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像中国其它领域的对外引进工作一样,仿其形而失其神,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下场。因为我们缺少探究式学习模式必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者,老师的职业操守—课堂是老师的阵地,教学是老师的天职;二者,完善的学校及社区图书馆,书多,书好,而不是骗取国家教育拨款而凑数的书,不是只在领导来视察前才开放并拭去尘封的图书馆。缺少上述两个要素,现行小学课堂里推行的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必然异化成了缺氧的教室里昏天黑地的小组漫天扯谈。
这样,老师倒没太大意见,除了学会使用PPT做教案和熟练使用投影等所谓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外,倒落个轻松,把课堂教学当作交差,甚至把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了校内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校外补习学校的走穴,而留给孩子的是各种劣质的课后教辅练习。
在这种情形下,您的孩子7岁上小学之前如果识了足够的字,具备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养成了自学的习惯,那么,他就能够自救了。因为,他即使不得不浪费本该好好学习而被小组扯谈空耗掉的白天大好时光,但凭借广闻博识,应付校内考试应该不成问题。但他要想小升初进名校,那就得劳命伤财,另花大钱上各种课外补习班和一对一家教才有可能。
然而,更恶劣的后果是,这种“日不作夜摸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本该美好的儿童时光意味着什么,每个过来的家长和孩子都不禁感慨万千,不堪回首。如果孩子在小学前还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那么现行的小学教育不仅让孩子连那点可怜的书本知识都没学好,还会把本该如饥似渴地探究外部世界的求知欲消磨殆尽,直到小升初那一天的来临,某些不甘的家长才如梦初醒,后悔莫及,发火都找不着对象。
可悲的是,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噩梦从此无情地拉开序幕。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即使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但家丑不可外扬,不可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谈及此事,更不会把这宝贵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无私地奉献给左邻右舍。调查表明,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在让孩子快识字早读书这件事上毫不犹豫。在龙脊学校,有半数以上的家长有两个孩子,老大12岁,来识字的老二5岁左右。
能够随遇而安的家长就另当别论了,他们自我安慰,走一步,看一步,反正中国这么多孩子,又不单是我家孩子。即使这样,又能怎么样?
12 学前识字阅读关乎童运、家运、国运
小布什上台后,面对美国高端科研人员多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等移民的怪象,开始反思美式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的结论是美国的小、中、大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早期教育更是过于娱乐化。80年代末,美国的教育改革就提出7岁之前一定要解决阅读问题。
而如今的中国,有些年高望重的专家权威虽算不上盲目崇洋,但喜好拾人牙慧,捡起美国人20年前就摒弃了的儿童娱乐教育观来迎合甚至误导我国因为独生子女而缺乏育儿经验的媚外的70后、80后家长。他们声称,儿童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不及时玩,上了小学想玩也玩不成了。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客观现实。但儿童真正的快乐并不来自吃喝玩乐,甚至傻玩,而是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深度持续的满足。您见过5岁的壮壮看了蚂蚁战胜大象的传奇故事或者直升飞机不用助跑直接升空的科普读物,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半考半问地告诉给他的爸爸、同学和社区玩伴,在获得爸爸少有的表扬、同学羡慕的眼神和玩伴们听得入神的哈喇子时,他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满足所带来的成就感、愉悦、自信、自尊和自勉对其成长和快乐能与吃喝玩乐相提并论吗?
更可怕的是,这些观念落后的专家被某些商业动机所利用,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商家的代言人,在各种论坛研讨会上呼吁学前不能识字,不管是学中玩玩中学还是死记硬背,只要识字就是小学化,就是残害儿童。难道,识字就一定不能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玩法,5岁孩子看书求知就注定是小学化?殊不知,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自4岁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起,识字这种感性认知活动就是孩子自主求知获得快乐至关重要的载体和途径,更何况7岁以后违背认知心理和发展心理的小学结构分析理性识字效果事倍功半,导致小学减负,越减越负。
某些专家靠论资排辈挣名分,闭门造车搞科研,混淆视听,甚至口是心非,真不知道他们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何在?看看央视的“探索与发现”栏目,有哪个录像是出自我国专家的现场跟踪研究实拍的呢?这里折射出中西科研路径的明显差异,中式科研重玄学,善仿造,专家闭门造车,领导拍脑袋一言堂,百姓跟风随大流,而西式科研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重视原创,实验室的实证,社会调查的统计,以及个体独立思维。这个差异肯定是近现代中国科学落后国家挨打的重要微观原因。
回顾中国1949年前的各路大学问家们,哪一位不是小小年纪就读上书、爱上书的呢?而中国现当代为什么会出现各领域大家的断层呢?没有这些大家带给中国文学、艺术、思想、哲学等文化领域的真正复兴,光凭自欺欺人的GDP中国能真正强大而在国际上有安全感和受到起码的尊重吗?
然而,口口声声早识字有害的专家们自己的孙子却早早地识上字看上书了。这难道不让人匪夷所思吗?
那么,情况如此不尽人意,孩子生活的空间如此危机四伏,依赖当局的教育改革看来不仅远水不解近渴,更有越改越乱之忧;无所作为随大流或依靠某个好老师或名校注定凶多吉少;怨天尤人更是无济于事。
痛定思痛,何以拯救我们的孩子和未来呢?既然外因不可改变,我们也只有改善内因,从强化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着手才是根本。这么看来,阅读,自主阅读,优化阅读,抓住关键期的自主优化阅读应该是我们挣脱绑架,掌握自身命运的唯一、独立、彻底而又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了。简言之,3-7岁快速识字1500-2500,培养阅读能力和兴趣;6-15岁培养阅读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果如此,我们的孩子还会被形形色色的绑架所惊扰吗?。
通过阅读,把自己从苦难和狭隘中救出。 — 余秋雨
没有阅读,行千里路也只是流浪汉,一路的感受和总结寥寥无几;
没有阅读,钢琴弹得再熟,也只是炫技,没有被别人斥为噪音就算幸运;
没有阅读,画得再像,也只是个美工而已,不可能成为拥有撼动灵魂的创意的画家;
没有阅读,何来词汇、情感、逻辑、立意,文章便只是堆砌辞藻、无病呻吟而已;
没有阅读,长得再标致,只是昙花一现的偶像而已,啃完这点老本,也就剩下老大徒伤悲了;
没有阅读,再多的苦难和辉煌也难以雕刻出历史的巨著,留下的只是苍白的回忆;
没有阅读,我们身边的亲朋何以滋养内心深处的亲情和大爱。-- 龙脊创始团队
一个胸怀虚心、耐心、爱心的读书人,即使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也不会有令人反感的铜臭;即使拥有令人向往的政治权力,也不会变成令人讨厌的官僚;即使拥有令人尊敬的学术成就,也不会有令人失望的自负。让大家抖落一身庸俗和浮躁,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高希均《阅读救自己》
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大都把“推广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重点。这是因为:阅读是丰富知识和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抚慰心灵;阅读能提高儿童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阅读能有效促进儿童个体精神成长;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中国儿童识字阅读领导品牌,龙脊识字阅读影响孩子一生的识字阅读经典,依托北师大认知心理学室、中科院发展心理学室、国家语用所最新成果研发,体系科学严谨,识字效果惊人。
龙脊集中识字,十年一剑,自主研发识字教材和教法,以兴趣导入为原则,以整体轮廓照相为认知模式,采用TPR全身反应记忆教学法,精心设计了400多套功能各异的教学游戏库,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和参与,让孩子走上自信-自尊-自勉这一良性循环的道路。
龙脊3-7岁儿童识字 ,1-2次/周,4-8月识字2500-4000。
龙脊识字不仅是识字量的静态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激情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和肯定式教学法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集中的长度和强度、记忆力、联想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清晰度、准确度、严谨度、长度(走一步看三步)、宽度(视界)。实验显示,在龙脊学习了2个月的孩子和刚入学的同龄同学横向比较,认知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按老生和新生分成两组被放在同一个超市里,并被要求去记住尽量多商品的名称、价格、模样、摆放位置,10分钟以后老生能有条理地准确描述8-10种商品,而同龄的新生却只能说出3-4种,而且还都是“好像”出来的。
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在3-7岁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在3-6岁就能识字1200以上,开始阅读,不会在阅读中因生字过多减弱孩子阅读的愉悦度,让孩子在故事情节和人物中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孩子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久而久之,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就自然养成。
只要有了阅读量,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比如词汇量、思维的清晰度、广度和深度、观察事物的敏感度和细腻度、情感的丰富、独立的见解,这些都是在大量阅读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如果没有大量阅读,逼着孩子上作文班,耽误孩子的阅读黄金期。
龙脊品牌家喻户晓,12年来海内外三千多家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引进了龙脊识字阅读课程。
咨询电话 010-81983198 13391962508
我要参加
发表留言
我要投诉
电话:010-86468600 邮箱: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Copyright©2000-2012 hlg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